劳动课教学设计 编织蛋兜(非遗手工)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编织蛋兜(非遗手工)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
河小蛙

来源:河小蛙

浏览次数:0

       本文为劳动课《编织蛋兜(非遗手工)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编织蛋兜(非遗手工)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


一、教学目标


       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让学生了解蛋兜背后的文化内涵,体会劳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,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,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,认识到劳动的多样性和意义。


       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学生将掌握编织蛋兜的基本技能,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、运用编织技巧、调整松紧度等。通过实践操作,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蛋兜的编织,并在过程中学会观察、分析和解决问题,提升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,为今后学习其他手工技艺奠定基础。


       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如专注细致、耐心坚持、爱护工具和材料等;学会在劳动中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,合理安排时间和步骤,养成有条不紊的劳动习惯,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的指导。


       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通过参与非遗手工编织蛋兜的劳动实践,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和乐趣,培养坚韧不拔、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,勇于尝试和创新,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,形成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。

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

       1.教学重点

       ①基础编织技法:熟练掌握起绳、平结、十字结等基本编织方法,确保编织结构稳定。

       ②理解文化内涵:让学生了解蛋兜作为非遗手工的文化背景和寓意,如端午节习俗、祈福辟邪等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。

       ③完成蛋兜制作:通过实践操作,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蛋兜的编织,并确保其结构稳固、外观美观。


       2.教学难点

       ①编织技巧的熟练掌握:蛋兜的编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,学生可能在初期难以熟练掌握各种针法和编织步骤,需要反复练习。

       ②保持耐心和专注:编织蛋兜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,学生可能会在制作过程中感到枯燥或遇到挫折,如何保持专注和坚持完成作品是一个挑战。

       ③个性化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平衡:在遵循传统编织工艺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蛋兜进行个性化设计,同时又不偏离非遗手工的本质,这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
e123abb5910441fc0e48695a80b68b1a_1f45df72d780dea1595425c78c9a8810.jpg


三、教学方法


       1.讲授法。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蛋兜编织的相关知识,如介绍蛋兜编织的历史背景、文化意义、基本材料……

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⬇​


        “河小蛙”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解决方案服务,包括AI劳动教育信息化系统搭建、劳动课教学资源(劳动课教学设计方案、PPT课件及实操讲解视频)、劳动场地改造、劳动实践耗材采购、学生劳动档案制作、劳动数据收集以及劳动成果展示。


0984bbcbc87a7f47102f87a5352fe765_1bdd97b22c9144051dd86b2f899a36ae.jpg

问题反馈

020-31137596
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