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为劳动课《非遗手工-编织蛋兜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非遗手工-编织蛋兜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。
一、教学目标
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让学生了解蛋兜背后的文化内涵,体会劳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,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,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,认识到劳动的多样性和意义。
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学生将掌握编织蛋兜的基本技能,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、运用编织技巧、调整松紧度等。通过实践操作,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蛋兜的编织,并在过程中学会观察、分析和解决问题,提升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,为今后学习其他手工技艺奠定基础。
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如专注细致、耐心坚持、爱护工具和材料等;学会在劳动中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,合理安排时间和步骤,养成有条不紊的劳动习惯,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的指导。
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通过参与非遗手工编织蛋兜的劳动实践,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和乐趣,培养坚韧不拔、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,勇于尝试和创新,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,形成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。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1.教学重点
①基础编织技法:熟练掌握起绳、平结、十字结等基本编织方法,确保编织结构稳定。
②理解文化内涵:让学生了解蛋兜作为非遗手工的文化背景和寓意,如端午节习俗、祈福辟邪等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。
③完成蛋兜制作:通过实践操作,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蛋兜的编织,并确保其结构稳固、外观美观。
2.教学难点
①编织技巧的熟练掌握:蛋兜的编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,学生可能在初期难以熟练掌握各种针法和编织步骤,需要反复练习。
②保持耐心和专注:编织蛋兜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,学生可能会在制作过程中感到枯燥或遇到挫折,如何保持专注和坚持完成作品是一个挑战。
③个性化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平衡:在遵循传统编织工艺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蛋兜进行个性化设计,同时又不偏离非遗手工的本质,这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三、教学方法
1.讲授法。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蛋兜编织的相关知识,如介绍蛋兜编织的历史背景、文化意义、基本材料和工具等,让学生对蛋兜编织有初步的理性认识。
2.演示法。教师亲自示范蛋兜编织的具体步骤和技巧,如起头、打结、编织花纹等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个动作的要领,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。
3.实践法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蛋兜编织实践,在实践中掌握编织技能,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同时加深对非遗手工的理解和感悟。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