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为劳动课《非遗手工-制作簪花头饰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手工制作簪花头饰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。
一、教学目标
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通过接触非遗簪花制作,学生能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,明白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,更是传承文化、创造美的过程,从而树立尊重劳动、崇尚传统手工艺的观念,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。
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通过学习与实践,学生将掌握簪花制作的基础工艺,如材料选择、造型设计、组装搭配等,学会使用各类工具进行切割、打磨、镶嵌等操作,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,逐步从模仿制作过渡到独立设计具有个性的簪花头饰。
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在簪花制作过程中,培养学生严谨细致、耐心专注的工作态度,养成整理工具、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的习惯,通过反复练习,形成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的劳动品质,为日后参与其他劳动实践奠定良好基础。
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让学生在学习非遗簪花技艺时,体会匠人精神中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与坚守,感悟劳动背后的艰辛与成就,激发创新意识与克服困难的勇气,培养吃苦耐劳、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智慧。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1.教学重点
①详细介绍簪花头饰制作涉及的传统工艺,如缠花、绒花、点翠等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和基本制作原理,让学生对非遗工艺有深入的认识。
②教会学生正确识别和选择簪花制作所需的材料,如丝线、金属丝、珠子、布料等,以及熟练掌握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,如镊子、钳子、剪刀等,确保学生能安全、准确地进行操作。
③重点传授簪花制作的关键技法,如花瓣的裁剪、卷曲、粘贴,花蕊的制作,以及整体造型的组装搭配等,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法制作出基本的簪花造型。
2.教学难点
①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传统工艺,如花丝镶嵌、烧蓝等,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巧掌握困难的问题。教师需要耐心指导,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工艺的要领,提高制作水平。
②鼓励学生在传承传统簪花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,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。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,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。
③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细节处理和整体质量,确保簪花头饰的结构牢固、造型美观、色彩协调。在制作过程中,学生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或缺乏经验而忽视细节,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,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,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。
三、教学方法
1.讲授法。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簪花头饰制作的相关知识,包括历史文化背景、材料特性、制作流程和技巧等,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初步的理论认识。
2.演示法。亲自示范簪花头饰的制作步骤,包括工具的使用、材料的处理以及各种技法的操作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,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。
3.实践法。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簪花头饰,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能,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,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工匠精神。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