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课教学设计 非遗手工-做翻花龙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非遗手工-做翻花龙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
河小蛙

来源:河小蛙

浏览次数:0

 本文为劳动课《非遗手工-做翻花龙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非遗手工-做翻花龙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


一、教学目标


       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让学生了解通过参与翻花龙的制作,认识到制作翻花龙这类非遗手工劳动与生活、文化紧密相连,从而树立尊重劳动、热爱传统手工艺劳动的观念,明白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是对文化传承的贡献,在心中种下珍视传统劳动成果、积极参与劳动创造的种子。


       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让学生掌握翻花龙制作技能,从纸张的裁剪、折叠,到拼接、装饰等步骤,逐步掌握精准的操作技巧,学会巧妙运用各类工具,如剪刀、胶水等。同时,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色彩搭配、造型设计等手段,提升翻花龙的整体美感,切实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。


       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引导学生严谨对待每一个制作环节,从准备材料时的有序整理,到制作过程中耐心细致地进行每一步操作,再到完成作品后妥善收拾工具与剩余材料,这一系列流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认真、有条理、善始善终的良好劳动习惯。


       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面对制作翻花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,如纸张折叠失误、拼接不牢固等,引导学生不断尝试、反复改进,鼓励学生在传统翻花龙样式基础上进行创新,设计出独特的造型或色彩搭配,激发学生乐于动手、勤于思考、敢于创新的精神,让学生在劳动中不断突破自我,追求卓越。​

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

       1.教学重点

       ①学生需要学会翻花龙各个部分的制作,包括龙身、龙头、龙尾等的裁剪、折叠和拼接方法,这是制作翻花龙的基础,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,才能顺利完成作品。

       ②让学生明白翻花龙是如何通过纸张的折叠和翻转实现动态效果的,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制作,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调整,使翻花龙的动态效果更加明显。

       ③向学生介绍翻花龙所代表的非遗文化内涵,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、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,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。


       2.教学难点

       ①制作翻花龙需要进行一些精细的手工操作,如纸张的裁剪、小部件的折叠和粘贴等,这对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要求较高。一些学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,难以完成精确的折叠和拼接,导致作品效果不佳。

       ②要使翻花龙具有灵动的翻花效果,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、连接方式以及纸张的选择和处理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,才能使龙身、龙头等部分在翻动时能够自然流畅,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。这对于初次接触翻花龙制作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

       ③在传承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,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,对翻花龙的造型、色彩或装饰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新。但学生可能因习惯传统模式或缺乏创意灵感,难以突破常规,实现作品的创新。

66a16217d7ba890b84ef6be0388b3642_34e7d870458c560ac8cf92f2e04e22b8.jpg

三、教学方法


       1.讲授法。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做翻花龙相关知识,如介绍翻花龙的历史渊源、文化背景、制作材料和工具等,让学生对翻花龙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。


       2.演示法。亲自示范翻花龙的制作过程,包括裁剪、折叠、拼接等关键步骤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,便于学生模仿学习。


       3.实践法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翻花龙,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能。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,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制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,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

       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
0984bbcbc87a7f47102f87a5352fe765_1bdd97b22c9144051dd86b2f899a36ae.jpg

问题反馈

020-31137596
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