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课教学设计 非遗手艺-古法裁剪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非遗手艺-古法裁剪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
河小蛙

来源:河小蛙

浏览次数:0

       本文为劳动课《非遗手艺-古法裁剪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非遗手工-古法裁剪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


一、教学目标


       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通过学习古法裁剪,让学生认识到非遗技艺承载的文化价值,理解传统手工劳动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。树立尊重传统、珍视非遗的劳动观念,主动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,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。


       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在实践过程中,学生将系统掌握古法裁剪的核心技艺,如传统测量方法、纹样绘制技巧、裁剪工具使用规范等;能熟练运用不同布料特性进行剪裁创作,学会根据不同用途设计裁剪方案,提升手眼协调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。


       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通过反复练习古法裁剪技艺,让学生养成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的劳动习惯。在裁剪过程中,能够做到工具摆放有序、测量精准无误、操作步骤规范,江将这种认真专注的劳动态度延伸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,培养良好的劳动行为规范。


       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面对古法裁剪中复杂的纹样设计、精确的尺寸要求等挑战,学生能够磨砺坚韧不拔的意志,培养耐心专注、持之以恒的精神,同时能够领悟匠人匠心,激发创新思维,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

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

       1.教学重点​

       ①传统裁剪技法掌握:让学生熟练掌握古法裁剪中独特的测量方法、传统裁剪工具的规范使用,如运用传统软尺测量人体尺寸,掌握传统剪刀的裁剪力度与角度控制,确保裁剪精准度。

       ②纹样设计与文化表达:引导学生理解古法裁剪中经典纹样的文化寓意,如吉祥图案、传统几何纹样等,并学会将这些纹样融入裁剪设计中,使作品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。

       ③非遗文化传承意识培养:通过讲解古法裁剪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,让学生认识到非遗技艺的珍贵价值,激发学生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,树立文化传承的使命感。


       2.教学难点

       ①传统技法的精细化操作:古法裁剪对测量精度、裁剪手法要求极高,学生需克服手部力量与协调性不足的问题,精准把握布料纹理走向,实现复杂图案的裁剪,避免出现尺寸偏差与裁剪失误。

       ②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:在传承古法裁剪技艺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在设计中既保留非遗文化精髓,又赋予作品时代特色,平衡传统与创新的难度较大。

       ③培养持之以恒的匠心精神:古法裁剪工序繁琐,制作周期长,学生在长时间练习中易产生倦怠情绪。如何培养学生耐心专注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坚持完成作品,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。

dd72d2b2eca801f3f7184bf298b4511a_381bb1ac4066147f2a92c9da39ca883f.jpg

三、教学方法


       1.讲授法。通过口头讲解,向学生传授古法裁剪的历史渊源、文化背景、基本概念、裁剪原理等知识,使学生对古法裁剪有初步的理性认识。例如,讲解不同历史时期古法裁剪的特点和演变,让学生了解其发展脉络。


       2.演示法。亲自示范古法裁剪的具体操作步骤,如正确使用裁剪工具、绘制裁剪图样、按照纹理裁剪布料等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动作和细节,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。


       3.实践法。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裁剪操作,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法裁剪的技能。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布置不同难度的实践任务,从简单的裁剪练习到复杂的作品制作,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

       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
0984bbcbc87a7f47102f87a5352fe765_1bdd97b22c9144051dd86b2f899a36ae.jpg

问题反馈

020-31137596
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