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课《折孔明灯(非遗手工)》教学视频教案
本期主题为中小学劳动教育《折孔明灯(非遗手工)》劳动课教案,适用初中劳动教育、小学劳动教育、幼儿园劳动教育,供各位劳动教育老师参考。本劳动课以实践操作结合知识讲解的形式呈现,让学生了解孔明灯的非遗文化背景、起源与寓意,掌握孔明灯的折叠制作方法与安全燃放规范,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、文化传承意识与安全意识。
孔明灯又称“天灯”“许愿灯”,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非遗手工制品,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。相传由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,最初用于军事通信,在夜间通过点燃灯内可燃物产生的热气,使灯体升空,传递军情信号。每逢元宵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人们会亲手制作孔明灯,写下心愿,点燃后让其缓缓升空,寓意“祈福纳祥、心想事成”。折孔明灯是一项充满趣味的手工技艺,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景,如今已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。
学生学习目标
1.了解孔明灯的起源、发展历程、非遗文化价值;
2.了解孔明灯“祈福纳祥”的传统寓意以及不同地区燃放孔明灯的民俗场景(如元宵祈福、节日庆典);
3.了解简易孔明灯制作的材料选择、工具准备,以及材料处理方法(如宣纸裁剪、竹篾弯折等);
4.掌握简易孔明灯的折叠制作步骤,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一件基础孔明灯作品,提升动手实践能力;
5.在制作过程中,体验从设计、裁剪到组装完成孔明灯的全过程,感受手工劳动的乐趣;
6.若条件允许,在安全规范下参与模拟燃放,体会传统民俗活动的氛围,增强劳动成就感;
7.规范使用制作工具,了解孔明灯燃放的安全要求,确保制作与潜在燃放过程安全;
8.认识到劳动在保护、传承孔明灯这一非遗手工技艺中的重要作用,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……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⬇
“河小蛙”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解决方案服务,包括AI劳动教育信息化系统搭建、劳动课教学资源(劳动课教学设计方案、PPT课件及实操讲解视频)、劳动场地改造、劳动实践耗材采购、学生劳动档案制作、劳动数据收集以及劳动成果展示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