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课教学设计 赛龙舟(非遗传承)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赛龙舟(非遗传承)-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教案

河小蛙

来源:河小蛙

浏览次数:0

       本文为劳动课《赛龙舟(非遗传承)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《赛龙舟(非遗传承)》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


一、教学目标


       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让学生认识到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,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理解劳动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,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。


      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,掌握赛龙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包括龙舟的历史起源、制作工艺、划龙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等。


      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在学习赛龙舟文化的过程中,学生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劳动习惯。例如,在制作龙舟模型时,学生需要保持专注、耐心和细致,培养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的习惯。同时,学生还将学会在团队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,遵守纪律,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。


      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通过了解赛龙舟文化,学生将深刻体会到赛龙舟所蕴含的团结协作、拼搏进取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,这种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,也将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,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。


二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

      1.教学重点

      ①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起源、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,包括与屈原的传说、端午节习俗的关系,以及它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的文化表现形式。

      ②引导学生学习龙舟的制作流程,包括选材、雕刻、组装等基本工艺,掌握划龙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,如握桨姿势、划桨节奏和团队配合要点。

      ③向学生强调赛龙舟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一心、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,以及赛龙舟所体现的拼搏进取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。


非遗传承-赛龙舟.mp4_20250605_173554.885.jpg


      2.教学难点

      ①龙舟制作涉及复杂的工艺,如雕刻龙头、龙尾的精细操作,以及船身的结构组装等。学生可能因缺乏相关经验,难以快速掌握这些技巧,需要教师进行详细指导和示范。

      ②赛龙舟文化内涵丰富,涉及历史、民俗、神话等多个方面,学生可能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较为肤浅,难以深入体会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,需要通过生动的故事、案例和多媒体资源进行引导和讲解。


三、教学方法


      1.向学生传授赛龙舟的历史起源、文化内涵、发展演变等知识,可以结合图片、视频等多媒……

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⬇​


        “河小蛙”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解决方案服务,包括AI劳动教育信息化系统搭建、劳动课教学资源(劳动课教学设计方案、PPT课件及实操讲解视频)、劳动场地改造、劳动实践耗材采购、学生劳动档案制作、劳动数据收集以及劳动成果展示。


官网底部图片.jpg

问题反馈

020-31137596
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