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课《了解皮影戏(非遗传承)》教学视频教案
本期主题为中小学劳动教育《了解皮影戏(非遗传承)》劳动课教案,适用初中劳动教育、小学劳动教育、幼儿园劳动教育,供各位劳动教育老师参考。本劳动课以非遗文化讲解结合皮影制作与表演实践的形式呈现,旨在让学生了解皮影历史发展、流派分类及非遗价值,掌握皮影制作方法及基础表演技巧。
皮影戏又名灯影戏、土影戏,它的起源历史悠久,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它起源于西汉,兴于唐代,盛于清代,最初用于宗教仪式,后发展为民间娱乐形式。不同地区形成独特流派,如陕西华县皮影、唐山皮影、四川皮影等,其影人以驴皮、牛皮为材,经雕刻、着色制成,搭配唱腔演绎故事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了解皮影戏,掌握简易皮影角色的制作!
学生学习目标
1.了解皮影的起源、非遗文化地位、历史发展脉络与主要地域流派的风格差异;
2.了解皮影制作主要材料与工具的准备与使用,掌握裁剪、图案绘制、雕刻、着色等步骤;
3.掌握简易皮影的制作方法与基础表演技巧,提升对非遗手工与传统艺术的兴趣;
4.能独立制作简易皮影,感受从材料到成品、从静态造型到动态演绎的创作乐趣,体会劳动的成就感;
5.能安全使用刻刀、剪刀等制作工具,实践结束后能妥善收纳材料工具,确保制作与表演过程安全;
6.认识到劳动在掌握皮影非遗技艺、传承传统民间艺术、培养动手能力与文化自信、增强团队……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⬇
“河小蛙”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解决方案服务,包括AI劳动教育信息化系统搭建、劳动课教学资源(劳动课教学设计方案、PPT课件及实操讲解视频)、劳动场地改造、劳动实践耗材采购、学生劳动档案制作、劳动数据收集以及劳动成果展示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